德语“文化感知理论与研究模型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发布时间:2007-04-09 浏览量:
2007年3月24至25两日,由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文化感知理论与研究模型研讨会”在四川外语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的专家学者及师生四十余人济济一堂,从文化学理论和文学研究角度出发,围绕当今的文化学与历史人类学中的主要文化感知理论,德语文学研究中重要的感知研究模式,感知与媒介的关系(如视觉、听觉与文字、图像、技术媒体的关系),感知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转化过程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激烈的讨论。 3月24日上午8点40分,伴随着钢琴优美的旋律和川外德语系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动听的歌声,会议拉开了帷幕。首先由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王鲁男教授致辞,他强调了本次研讨会议题的学术前沿性和重要性,向来自其它高校的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川外以及川外德语系的发展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冯亚琳教授通报了本次研讨会的缘起,指出召开这样一次议题集中、由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参加的会议是国内许多德语文学研究者的愿望,她向到会的各位兄弟院校的学者和师生表示衷心的欢迎,对参与了酝酿和筹备工作、却因故不能到会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卫茂平教授,浙江大学范捷平教授以及德国洪堡大学的洛克教授表示了感谢。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旭春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讲话。 会议在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魏育青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首先发言的是来自北京外国大学的王炳钧教授。他在国内德语文学界率先从文化学和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身体、空间、感知、文化记忆等课题开展了研究。此次研讨会上,他以大城市抒情诗为例,论述了感知变化这一主题。他认为,交通、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在身体在场的交往模式逐步减弱的交往模式中,人的“远程器官”的作用凸显出来,从自然主义诗歌中表现出的听觉对机器噪音的无奈,到象征主义的有距离的观察对视觉的突出,都表现出自然身体向文化身体转化的加剧;同时在对城市的拟人化表现中反映着人的造物幻象。 上海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魏育青从东西方感知传统的比较入手,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论述了媒介和感知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西方注重看,即强调视觉感知,而东方则注重听,即听觉感知;西方传统的感知媒介体是文字与笔迹,而东方则是以声音为中心。魏育青教授的发言对研究中西方感知模式的差异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引起了与会者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同样引起与会者强烈兴趣的是北京大学谷裕博士的报告。谷裕老师以幻灯片的形式所作的报告从形式上已经契合了视觉感知这一最为重要的感知方式。她的报告以巴洛克时期的诗歌为例探讨了从对神的认知到对自我的认知的转变,以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身体感知与宗教记忆紧密联系。谷裕博士认为,从巴洛克时代到启蒙运动时期,人的感知从对上帝的认知转为对自我的认知,启蒙运动将虔信主义世俗化,自我与上帝的对话逐渐转变成自我与自我的对话,在自我意识开始凸显的同时,身体被彻底摈弃。 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冯亚琳教授的报告从感知与叙述方式的关系角度对彼得·魏斯的小说《马车夫的影子》做了深入细致的阐释和讨论。她的报告从多个层面探讨了文本叙述中的视觉感知和现代性问题,重点阐述了绘画与写作、图像与感知、现实世界与意想世界的关系问题。在《马车夫的影子》一文中,线性的情节叙述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视觉画面的铺展和描述,场景的不断转换让主人公游离于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从而陷入微观世界无意义的碎片之中,不仅不可能达到对世界整体的认知,感知本身的可靠性也不断遭到质疑。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陈壮鹰以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文本《德米安》为例,分析了作品中主人公爱弥尔对于神和神像的想象和敬仰,认为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超验感知,作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作者黑塞自己的心理剖白。参会者就超验感知的概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两天之中,分别来自四川外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张赟、黄晓晨、丁君君、刘永强、陈敏、陆晶靖、张丽、杨柳等分别从空间感知、视觉感知以及记忆的角度,结合各自的文本,对文中体现的感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发。其中,丁君君的报告从文字的视觉感知与想象空间关系的角度对浪漫派作家E.T.A.霍夫曼作品《沙人》中的文字做了深入分析。她认为,自从文字出现以来,人的原始想象就被禁锢在特定的文字表达中,可以说文字消解了想象。文字作为一种媒介在转载感知的同时将想象局限在一个空间层面上。自有文字以来,人类的交流不再是面对面的,而是通过书信等文字方式,这里便涉及到了想象的“延迟”。陈敏从视听感知的角度分析了霍夫曼的另一部作品《自动售货机》中由于机械化而产生的人的分裂和异化的问题。她指出,机械化时代工具和技术代替了人体器官成为了感知的辅助器,人的感知在工业文明中逐渐异化和消亡。四川外语学院的张赟就奥地利作家彼得·汉特克小说《迟缓的回乡》中的空间感知与主体意识回归进行的分析和研究,而张丽的报告则从女性感知的视角分析了克丽斯塔·沃尔夫的作品《故障》。报告中提出的女性感知这一主题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的德意志学术文化交流中心(DAAD)教师Irina Rakowsky最后一个发言。她的报告探讨了哲学感知理论及其在文学分析中运用的可能性。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参加会议的人员普遍认为这次研讨会开得很成功,很有收获,不仅达到了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目的,也就如何将文化学理论和文学研究结合起来作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