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阅读经典 接近大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在我院召开

发布时间:2007-11-09 浏览量: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于2007年10月27—29日在我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本届年会的议题为“走近经典”,专家们分别从“经典重读”、“文学经典的时代性”、“文学经典与民族意识”以及“文学经典的传播与教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为期2天的讨论,在“何为经典”、“如何重读经典”、“如何向学生传播经典”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教授主持。院长李克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社科院外文所所长陈众议研究员应邀到会并致辞。李院长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开篇,热情欢迎四方宾客,显示了我院对外国文学学术研究的高度重视。

开幕式后的大会主题发言由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的申丹教授,外文所的叶廷芳教授,南京大学的王守仁教授,四川大学的刘亚丁教授,以及我院张旭春教授等5位学者做了大会发言。

申丹教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经典文本研究存在的“不注重跨学科研究”、“对文学理论缺乏研究”、“阐释不当”、“机械地用时髦理论套文学作品”、“对作者形成固定看法”、“将作品与语境脱离”等6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叶廷芳教授则强调我们不应该把经典当古董,保护传统的实质是发扬前人的创造精神,即反传统。文学史上的每一种重要理论都是创作先行,当理论与现象发生矛盾时,一定要尊重现象,尊重创作。王守仁教授从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身份出发,探讨了如何有意地选择、确立、传播、流传经典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参考和思考价值的判断标准。刘亚丁教授采用数据统计和纵横比较法,证实了肖洛霍夫在苏联时代处于文学界的中心、在苏联/俄罗斯社会转型期逐渐被边缘化的现象。张旭春教授借用陈寅恪先生“文史互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之同情”解释了历来在解读华兹华斯的《丁登寺》中存在的疑问,认为华兹华斯的“选择性盲视”、“置换创作地点”等处理方法使诗歌具有更深刻更震撼的价值,诗中充满的是由眼泪升华出的思想。发言末尾,张旭春教授特别提醒我们在进行外国文学研究时,要多将目光转向国内,多注意像陈寅恪这样的国学大师。

本次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0余篇。参会单位涵盖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韩国白石文化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56所大学和学术研究团体。《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等多家国内顶级学术刊物均到场报道。译林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亦参加了本次会议。

年会学术交流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会报告,后两个阶段分别为小组报告和小组自由发言。10月27日下午年会进入小组讨论阶段。

10月27日晚,我院宴请所有与会代表。李克勇院长致祝酒辞欢迎各位代表的光临。同日晚8点,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增选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为副会长,并新增了包括我院董洪川教授在内的25名理事。

10月28日下午,年会圆满闭幕。闭幕式由外文所郑体武教授主持。外文所盛宁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曾艳兵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汪介之教授作了闭幕式发言。盛宁研究员总结了整个年会取得的共识,他认为,在开放民主多元的时代,我们更应亲近经典,在向学生传播经典时应当以培养文化统一体为目标。曾艳兵教授认为后现代语境消解了我们的已有理念,经典需要重新解读,他从外国文学与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后殖民文学、外国文学与全球化三个角度探讨了外国文学学科的困境和出路。汪介之教授认为经典是积淀了人类普遍经验并可以指导以后的文学生产的作品,是具有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他还开列了俄语文学中的经典书单。

闭幕式上,黎皓智、肖明翰、刘爱英、黄梅等教授总结了各小组发言和讨论,一致认为本次年会议题定得好,年会讨论的学术水准高。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致闭幕辞,展望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光明前景。

最后,王鲁男副院长对整个年会进行了总结,表示本次年会的闭幕不是结束,而是阅读经典、接近大师的一个开始。

大会开幕式

李克勇院长在大会上致辞

中国社科院所长陈众议研究员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旭春教授作大会报告

大会分组发言、讨论

大会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