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三次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18-06-28 浏览量:
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三次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工作现已结束。此次评奖共有参评成果75项。经评奖委员会成员无记名投票,共评选出获奖成果3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青年优秀成果奖5项。现将评审结果按程序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6月28日至7月5日。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若有异议,请用书面形式向科研处提出,提出人应写明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科研处对反映意见者将按组织原则予以严格保密。匿名意见我处将不予受理。公示期结束后,学校将进行颁奖。
电话:65381094
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处
二○一八年六月二十八日
四川外国语大学第三次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公示(按得票数排序)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出版社/发表刊物 |
发表/出版时间 |
获奖等级 |
|
一、 |
歌德小说《维廉•迈斯特德漫游时代》中文化记忆的展演与重构 |
冯亚琳 |
论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2017年第2期 |
一等奖 |
二、 |
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思考 |
胡安江 |
论文 |
《中国翻译》 |
2017年第5期 |
二等奖 |
三、 |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新发展 |
钟谟智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7 年 10 月 26 日 |
二等奖 |
四、 |
美国小说研究在中国的历史嬗变及其效应研究 |
任虎军 |
专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7年6月 |
二等奖 |
五、 |
严译术语为何被日语译名所取代 |
廖七一 |
论文 |
《中国翻译》 |
2017年第4期 |
二等奖 |
六、 |
自我觉醒与形象重构:中国文化域外分层传播的向度解析 |
林克勤 |
论文 |
《现代传播》 |
2017年第7期 |
二等奖 |
七、 |
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 |
刘云春 |
专著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7年8月 |
二等奖 |
八、 |
内爆转换与传播危机:融媒体生态的批判解读 |
严功军 张雨涵 |
论文 |
《现代传播》 |
2017年第11期 |
二等奖 |
九、 |
“出版”的词类问题与向心结构之争——项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的研究 |
王仁强 杨旭 |
论文 |
《汉语学报》 |
2017年第4期 |
二等奖 |
十、 |
左翼思想视野中的中国妇女——史沫特莱的中国书写研究 |
龙丹 陶家俊 |
论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2016年第1期 |
二等奖 |
十一、 |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 |
王寅 |
论文 |
《中国翻译》 |
2017年第6期 |
二等奖 |
十二、 |
Analysing Symbolic Expressions in Secondary School Chemistry: Their Fun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edagogy “中学化学符号表征的功能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
刘宇 Keith S.Taber |
论文 |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2016年7月 |
二等奖 |
十三、 |
来自悲壮西征的经典标准:罗斯的《伟大美国小说》 |
罗小云 |
论文 |
《国外文学》 |
2016年第3期 |
三等奖 |
十四、 |
社会文化理论与语用习得研究 |
段玲琍 |
专著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17年9月 |
三等奖 |
十五、 |
皇家国际事务学会与英国外交:1939-1945 |
陈广猛 |
专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年12月 |
三等奖 |
十六、 |
“学生学习成果”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使用及启示 |
彭江 |
论文 |
《高等教育研究》 |
2016年第12期 |
三等奖 |
十七、 |
没有快乐的快感:齐泽克文学观研究 |
赵淳 |
论文 |
《外国文学》 |
2017年第1期 |
三等奖 |
十八、 |
套書名:《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主題研究:原生態客觀主義文學經典》。三本書名:《「紅樓」夢醒》、《「三國」所「演」之「義」「水滸」所「傳」之江湖》、 《「西遊記」:「實記人間變異」》 |
孙定辉 |
专著 |
臺灣蘭臺與博客思 出版社 |
2016年3月 |
三等奖 |
十九、 |
Baudelaire et la Nouvelle Poésie chinoise波德莱尔与中国新诗 |
文雅 |
专著 |
法国拉玛丹出版社 |
2016年 |
三等奖 |
二十、 |
《广雅》“交,定也”考 |
谭代龙 |
论文 |
《语言研究》 |
2016年第4期 |
三等奖 |
二十一、 |
日本文化记忆场研究 |
姚继中 聂宁、杨清 |
专著 |
重庆出版社 |
2016年12月 |
三等奖 |
二十二、 |
意象、主体与读者的同构—理查德•赖特俳句中现代主义元素的探析 |
钟蕾 |
论文 |
《国外文学》 |
2016年第1期 |
三等奖 |
二十三、 |
名垂不朽:儒家与早期犹太教永生观 |
傅晓微 |
论文 |
《孔子研究》 |
2016年第3期 |
三等奖 |
二十四、 |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美国、中国、印度三边关系的影响 |
席桂桂 陈水胜 |
论文 |
《东南亚研究》 |
2016年第6期 |
三等奖 |
二十五、 |
自我、意义与符号:析《踩影游戏》中的三种符号文本 |
文一茗 |
论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2016年第1期 |
三等奖 |
二十六、 |
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句子理解中的隐性概念迁移 |
姜孟 吴文宇 |
论文 |
《外语教学》 |
2017年第3期 |
三等奖 |
二十七、 |
Collusion, Local Government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
李海峰 |
译著 |
Palgrave Macmillan 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 |
2017年8月 |
三等奖 |
二十八、 |
俄语数词认知研究 |
邵楠希 |
专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7年5月 |
三等奖 |
二十九、 |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文化空间生产 |
赵永升 |
专著 |
韩国博文社出版集团 |
2016年6月 |
三等奖 |
三十、 |
娱乐至死:恶搞诗歌的传播学分析 |
胡登全 |
论文 |
《中国文学研究》 |
2017年第2期 |
三等奖 |
三十一、 |
美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历史考察 |
衡爱民 |
论文 |
《法学评论》 |
2016年第1期 |
三等奖 |
三十二、 |
食物、性与狂欢:《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的吃喝 |
胡鹏 |
论文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6年第3期 |
青年优秀成果奖 |
三十三、 |
De l’artifice au réalisme : l’évolution des « chinoiseries » théâtrales dans la première moitié du 18e siècle (人为主义到现实主义: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风的演变进程) |
唐果 |
论文 |
Dix-huitième siècle, (n° 49),Éditeur : La Découverte,par SFEDS(Société Française d’Etude du Dix-huitième Siècle ) ISSN : 0070-6760 |
2017 年第1期 |
青年优秀成果奖 |
三十四、 |
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分析 |
蒲公英 |
论文 |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
2017年第4期 |
青年优秀成果奖 |
三十五、 |
经济视角下的中国与巴西关系研究 |
谌华侨 |
专著 |
时事出版社 |
2017年5月 |
青年优秀成果奖 |
三十六、 |
论VR技术对电影生态的冲击与构建——以文化公平为视角 |
丁钟 |
论文 |
《当代电影》 |
2017年第12期 |
青年优秀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