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文旭教授线上讲授文化认知隐喻学

发布时间:2022-12-20 浏览量:

2022年11月22日19点,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旭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在线开设了一场题为“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兼论文化认知隐喻学”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是我校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系列讲座之三,由我校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吴淑琼教授主持,300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通过腾讯会议参与了讲座。

讲座伊始,我校科研处处长、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主任胡安江教授为本次讲座致辞,他对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进行了介绍并表达了诚挚感谢。

文旭教授首先以《论语》中的“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为切入点对“上”与“下”的文化内涵及其隐喻性进行了论述,即“上”的隐喻义为等级或品质在上,次序或时间在前面,而“下”则相反。此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君子”常常与“仁义”联系紧密,且“仁”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道德观念,与人性需“向善、择善、至善”的立场同样具有密切关系。基于此,文教授从构形及内涵对“仁”和“善”的文化概念化进行了细致探讨。紧接着他引用了卢梭的观点:“最初人们在表达某物的时候,其语言形式一定是比喻的,其本义则是后来才形成的。”因此,文教授指出,文字、语言是很难再现概念的,尽管后人以“爱”和“善”对“仁”进行解读都难以完全再现其最初的概念。

随后,文旭教授通过“人”的定义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化会影响认知,文化认知是对文化和认知的整体看法,是一种生成认知(enactive cognition)与分布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具有动态性,文化概念化(cultural conceptualization)是其组成部分之一。然后文教授以“龙”“玉”“岁寒三友”等中国特有的文化范畴为例表明文化范畴具有特殊性。由于文化与思维的差异,即使是相同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其内涵也存在差异,这些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了特定语言独有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背景。

最后,文教授对文化认知隐喻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其未来发展可探究的问题与方向。他表示,尽管并不是所有价值观都通过文化隐喻进行建构,但不同语言往往会以基本的概念隐喻结构去阐释文化中的价值观,这都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主讲结束后,师生听众积极地通过评论区留言与在线语音互动等方式进行提问,文教授耐心解答了相关问题,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

在讲座最后,吴淑琼教授对文旭教授的学术分享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吴淑琼教授表示,文教授见微知著,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文化对认知以及文化隐喻对价值观建构的重要作用,且讲座中列举的许多案例都能为大家提供启发与灵感,为未来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至此,本次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外国语文研究中心